.

當別人對自己說出「誰誰誰都是這樣子做的」時,心中的那種沉痛感是哪裡來的呢?

.

這幾日開始飲食控制跟嘗試做一些運動,由Y來充當我的監督工作,他規定我蔬菜量要充足、睡眠要規律等等。為了讓自己變得健康,我也是想方設法去改正掉自己的不好習慣。

原生家庭的飲食習慣會大大影響到家庭裡的青少年,這是我在審視自己的飲食內容之後得出的結論。我家幾乎都是外食,最近難得一次的下廚,菜單是滷肉、麻油雞跟紅燒魚(為了把中元節祭拜的三牲料理掉),裡頭一樣青菜都沒有,中午或晚上如果要吃到青菜,只好跑到全家去買沙拉或是滷蔬菜,又因為這樣實在太花錢了而跑去全聯買青菜回來炒(我不會做菜,所以不好吃,幸好是只有我自己要吃的)。

.

就這樣一連數日,我不敢說自己做得很好了,但真的算是花了滿多心思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健康一些。

我問了Y(教練)說今日要做些什麼運動,他回了我「今天做新的那組喔(洋洋灑灑)」又說「以後每天早上六點起來慢跑」。我的睡眠品質一直都不是很好,一到假日總是晏起,今日比昨日早了三個小時起來活動,也許是察覺到我已開始有些自覺不再那麼被動,他向我提出這項建議。我半開玩笑式的像Y撒嬌說我起不來,接著他說:

「C也是跟妳一樣晚睡,但她也是早上5.6點就起來慢跑了。」

其實這是一句出自好意的提醒,但我無法理解剎那間刺痛我的心的是什麼。

.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嗎?六祖法寶壇經裡提到「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指得就是道理只有一種,但每個人習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悟道。在追求健康(或學識或幸福)的道路上也是一樣,路為每個人敞開,但要怎麼到達,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

.

當把他人經歷強行放在另一個人身上,就算是在抹滅他人主體性的開始,也許有些人會說「只是給你一個參考」,然而,真正會為自己的道路負責的人,早就網路上東看西查,身邊的人也都問過一輪了。為什麼人會不肯輕易放手相信眼前正在努力的那個人,反而是認為自己的一己之見會比那人本身還要更了解他呢?

.

然而所謂的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又有幾個呢?如果對自己不夠了解,又怎麼能在他人意欲掌控自己時,溫柔而堅定地說「不」呢?

只有當自己夠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困境,才有能量朝著理想的自己邁進,並非他人繪出的藍圖,你就是你。(這一段有點像是心靈雞湯)

也許我現在還做得不夠好,但這是我目前很努力想要達成的一個境界。

.

說回運動的事,其實這幾日因為開始運動,平時怠惰的身體察覺到了異樣,腎上腺素的分泌比往時來得高,容易有冒痘或是少許亢奮晚上睡不著的結果,其實正常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先讓身體習慣目前的運動量,改善睡眠品質之後再慢慢調整作息時間,等到可以很自然地在清晨起來的時候,再做後續的訓練。

Y(教練模式)雖然是最希望我能變健康的人,但他有時也會忽略掉我很重視主體性一事(不然上次為了女權吵架一事也不會發生了),但還是很謝謝他跟很多人,希望我能越變越好吧。

/

(我已經搞不懂這是一篇健身心得文還是抱怨文還是心靈雞湯文還是佛經推廣文了)

/

成為自己是一條

很險峻的道路

你必得無比堅定

才能抵達

#歸遠 20190817

/

圖片:unsplash 

後製:掃描全能王、pixlr、lightroom 

筆:藍色原子筆

 


follow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B1QcbDGHKOU/?igshid=4lf0lg89l0x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歸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