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宇宙》 渡也
 

我在後院養了池塘

養了數條魚

(水,也要餵養)

 

魚知道主人叫渡也

和水有關

魚知道主人認識牠們

在牠們眼中

我可能也是魚

 

魚也有大名

白的就叫莊子

黑的就叫惠施

此外,某一隻叫文言

另一隻叫白話

(文言、白話都活得自在)

 

也有魚名為苦

也有魚名為樂

樂,很快樂

苦,很快樂

 

我喊某隻魚的名字

牠就游過來

因為名字沾染人類的好惡、思維

我把名字都取消

 

池塘好小

長寬各數公尺而已

夠用,就好

水量不多

那就是宇宙了

 

魚之苦、樂很少

夠用,就好


 

  

渡也的這首魚的宇宙,表面上寫魚池與魚,

其實是用這個具體的意象來寫自己與這個文"潭"之間的關係

詩人在池子裡養魚,並且「我可能也是魚」

渡也是魚,文壇裡的魚

 

而第三段開始介紹起水池裡的魚

白的那隻叫莊子

黑的那隻喚惠施

莊子與惠施,皆是戰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兩人交情甚篤,思想卻大不相同

從歷史上有名的「濠梁之辯」便可看出兩人思想上的差異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白話翻譯:莊子看著水裡的魚說:「魚在水裡悠然自得,這魚真快樂啊。」

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又怎會知道魚很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呢?」)

 

惠施屬名家,主張「泛愛萬物,天地一體」

莊子則自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n84x7.html)

兩人觀點不同,卻依舊是很好的朋友

可以在一起暢快地談論自己對生命的看法

這不是很愉快嗎?

回到這首詩

我想,詩人藉這個典故所想要表達的

莊子和惠施,即使一黑(名家)一白(道家)

仍能彼此尊重,和睦相處

反觀文壇上一直存在的問題便是

各種流派各執己見,相互攻訐

比如1910年代後期的新文學運動

為甚麼白話文與文言文就不能像莊子及惠施一般,一定要互相攻擊呢?

詩人藉詩發問,如一塊玉石在水潭正中央泛起了陣陣漣漪

  

 

整首詩裡,我最愛「因為名字沾染人類的好惡、思維 / 我把名字都取消

魚如果都沒了名字

是否能游得更加自在呢?

沒了璀璨耀眼的名目,冠冕堂皇的稱呼

清澈的水池裡,一切「夠用就好」


 

我是遠遠,每日讀詩邀請您每天空下一點時間

一同徜徉在詩的異想世界裡

 

如果您喜歡今天的分享

歡迎訂閱及分享

歸遠Yuan [詩 | 文字 | 生活] 

也歡迎點擊頁面上隨處可見的廣告給予作者最大的($$)的鼓勵喔

(遭打飛)

arrow
arrow

    歸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